茶的诗词名句欣赏?茶叶的诗词名句欣赏

hwx.com.cnzb122024-04-24

一、茶叶的诗词名句欣赏

茶叶的诗词名句欣赏如下:

1、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顾况《焙茶坞》。

2、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皮日休《茶中杂咏—煮茶》。

3、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灵一《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4、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六羡歌》。

5、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6、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郑谷《雪中偶题》。

7、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白居易《两碗茶》。

8、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张籍《夏日闲居》。

9、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李咸用《访友人不遇》。

10、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何人书破蒲葵扇,记着南塘移树时。——李商隐《即目》。

11、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郑愚《茶诗》。

二、关于茶的诗句与赏析

1.关于欣赏茶诗句

胡秉言

《茶》

茗嫩,一枪

铜壶水,煮三江

紫砂瓷素,仙琼玉浆

陆羽邀神农,禅坐细品尝

清高文人墨客,达官贵侯饮狂

淡淡清香飘千古,修身听命日月长

《茶》胡秉言

碧嫩,神凝

着圣水,味香盈

芳馨淡爽,厚重清明

古今呈异客,闲雅品人生

感悟浮沉岁月,荡涤尘缘凡情

半盏淳茶方寸润,修德养性净心灵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婉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2.有没有谁能提供有关茶的古诗及赏析啊

除了《七碗茶歌》谢谢大家喽~提问者:波波可爱淘-见习魔法师二级最佳答案宋代苏轼《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月团喻指茶饼)该诗又称《七碗茶诗》。它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为世人称奇。

诗中描述诗人关闭柴门,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诗人刚饮一碗,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两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满腹文字油然而生;四碗饮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喝了第五碗,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这时只觉两胶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地飞上了青天,“蓬莱山,在何处?”诗人要乘此清风而去!优美的诗句,高雅的立意,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诗人把茶饼比喻为月,于是后代诗作反复摹拟其意。

如苏武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特别是“唯有两习习清风生”一句,文人尤爱引用,梅尧臣“亦欲清风生两,以教吹去月轮旁。”卢仝的号玉川子,也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

陈继儒“山中日月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七碗茶诗》在描绘饮茶好处之时,同时对帝王们凭借显赫权势为所欲为的骄横也作了巧妙的讽刺:“天子欲尝阳羡茶,百草不放先开花”,既把贡茶采制的季节(在百花开放之前采摘)烘托显示出来,又把帝王凌驾一切的嚣张之势暗示出来。

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齐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自号衡岳沙门。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

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除首尾二联外,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故人寄茶【唐】曹邺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煎茶【唐】成彦雄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焙茶坞【唐】顾况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唐】皎然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唐】李郢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唐】灵一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从弟舍人惠茶【唐】刘兼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尝茶【唐】刘禹锡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大云寺茶诗【唐】吕岩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茶中杂咏·煮茶【唐】皮日休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与赵莒茶宴【唐】钱起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茶诗【唐】郑愚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

3.茶的情诗赏析

一、这一首诗的原诗如下:

如果我是开水

你是茶叶

那么你的香郁

必须依赖我的无味

让你的干枯,柔柔的

在我里面展开、舒散

让我的浸润

舒展你的容颜

我必须热,甚至沸腾

彼此才能相溶

我们必须隐藏

在水里相觑相缠

一盏茶工夫

我俩才决定成一种颜色

无论你怎样沉浮

把持不定

你终将缓缓地

轻轻地

落下,攒聚

在我最深处

那时候

你最苦的一滴泪

将是我最甘甜的雨露

二、有关赏析如下:

首先,作为一首抒情诗,这是寄托了诗者的一种情感在茶与水中。内心的情感与实在的茶水能够联系在一起,说明他们之间有种关联,是某种特质上的关联。而茶与水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一种融合的状态,与他们自身的特质是有关的。若不是茶叶的干枯、柔柔,那怎么泡也不会展开、舒散;若不是水的无私、博大,也不会让茶叶躺在里面。当然,这种融合需要一种适当的环境或者氛围,那就是水的温度,若非开水、沸水,也不会将那最苦的一滴泪化作最甘的一口茶。

这种茶与水的交融是他们之间的一种契合;而作者把这种现象与自己内心的情感相联系,更是他们之间的一种契合。

曾经泡过茶,看着茶叶的翻滚,或升或降,在里面慢慢的舒展,真的觉得这就是人生。人如一叶茶,来到人世间,慢慢的成长,绽放,走向最终的成熟。这过程中,有被开水烫着一样的痛苦,但也正是痛苦给了茶叶新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茶叶完成了使命,与水成为一体,也最终安静的躺在水底;恰似人经历了各种的悲欢离合,最后尘埃落定,安静的躺下。这不是泡茶,分明就是一段人生。

当然,换个角度看,也许很不一样:

第一层:茶是女子,水是男子。

水的细腻、热烈,让这茶像花一样绽开,散发出那浓郁的香气和迷人的光彩。

第二层:茶为男子,水为女子。

水做的女人给了男人重生。让男人在她的世界里熠熠生华。

但不论怎么比喻,二者总是有一种契合,在水里相溶,在水里缠绵,一盏茶的功夫(其实有时候用不了这么久),决定一种颜色,呵呵,成就了一个新的生命。

还有更露骨的:无论你怎么把持不定,你终将缓缓地轻轻地落下……除非是机器人,要不都会积攒在最深处的。

呵呵,或许曲解了张错的意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4.诗词赏析:写茶的古诗词有哪些

《对茶》(唐·孙淑)

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亲尝散暮愁;吟诗因坐久,月转晚妆楼.

《夏日闲居》(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草长睛来地,虫飞晚后天.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和韦开州盛山茶岭(唐·张籍)

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

《尚书惠蜡面茶》(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峡中尝茶》(唐·郑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家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尝茶》(唐·刘禹锡)

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唐·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己,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喜园中茶生(唐·韦应物)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茗坡(唐·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湖州贡焙新茶(唐·张文规)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唐·刘言史)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新茶咏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二舅》(唐·卢纶)

三献蓬莱始一尝,日调金鼎阅芳香.贮之玉合才半饼,寄与阿连题数行.

《与赵莒茶宴》(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溜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与亢居士青山潭饮茶(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琴茶》(唐·白居易)

亢亢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茶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唐·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夏昼偶作》(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题禅院》(唐·杜牧)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

《西陵道士茶歌》(唐·温庭筠)

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

仙翁白扇霜鸟翎.拂坛夜读《黄庭经》.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茶诗(五代后晋·郑邀)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5.关于茶叶的诗句

1、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

2、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煜若春敷。

---杜育《荈赋》

3、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4、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素瓷传静夜,芳气清闲轩。

---颜真卿《月夜啜茶联句》

5、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钱起《与赵莒茶宴》

扩展资料

公元前2世纪,西汉的司马相如在其所著的《凡将篇》中,记录了当时的20种药物,其中的“荈、诧”就是茶。成文于秦汉时期的《尔雅》一书中也载有“槚、苦荼”。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所发现的有关茶叶的最早文字记载。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是陆羽所著的《茶经》。此书初稿完成于公元8世纪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全书分三卷十章7000余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茶叶的百科全书,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

6.关于“茶”的古诗有哪些

(1)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年代:清作者: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2)望江南·超然台作年代:宋作者: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3)寒夜年代:南宋作者: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4)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年代:宋作者: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5)临安春雨初霁年代:宋作者: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一、赏析《浣溪沙》纳兰性德此词,上阕是此时此地的沉思,下阕是对往时往事的回忆;上阕是纳兰性德此时此地的孤独,下阕是纳兰性德和妻子在曾经的短短三年之中那一些短暂而无边的欢乐。

上阕写丧妻后的孤单凄凉。首句从季节变换的感受发端。

西风渐紧,寒意侵人。值此秋深之际,若在往日,卢氏便会催促作者添加衣裳,以免着凉生病。

但今年此时,卢氏已长眠黄土,阴阳阻隔,天壤之别,她再也不能来为作者铺床叠被,问寒问暖地关心他了。“谁念西风独自凉?”这句反问的答案尽在不言之中,混合了期待与失望的矛盾情绪。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

在西风吹冷、黄叶萧萧的冬天日子里,作者紧闭着窗子,独自觉得特别寒冷,但有谁关心呢?词人明知已是“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

而“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次句“萧萧黄叶”是秋天的典型景象。

在秋风劲吹之下,枯黄的树叶纷纷扬扬地通过窗户飘进屋内,给作者心头更添一层秋意。于是,他便关上窗户,把那触绪神伤的黄叶挡在窗外。

窗户关上了,黄叶自然不会再来叨扰,但作者因此也同外界完全隔绝,因而处境更加孤独。孤寂的感受使作者触景生情。

他独立在空荡荡的屋中,任夕阳斜照在身上,把身影拖得很长很长。这时,他的整个身心全部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

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又生无限感伤,“伤心人”哪堪重负?纳兰性德或许只有一闭“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西风”、“黄”、“疏窗”、“残阳”、“沉思往事”的词人,到这里,词所列出的意向仿佛推向了一个定格镜头,凄凉的景物衬托着作者凄凉的回忆,长久地锲入读者的脑海,并为之深深感动。

下阕很自然地写出了词人对往事的追忆。前两句回忆妻子在时的生活的两个片断:前一句写妻子对自己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心,自己在春天里酒喝得多了,睡梦沉沉,妻子怕扰了他的好梦,动作说话都轻轻的,不敢惊动;后一句写夫妻风雅生活的乐趣,夫妻以茶赌书,互相指出某事出在某书某页某行,谁说得准就举杯饮茶为乐,以至乐得茶泼了地,满室洋溢着茶香。

这生活片断极似当年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赌书的情景,说明他们的生活充满着诗情和雅趣,十分美满和幸福。纳兰性德以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比自己与卢氏,意在表明白己对卢氏的深深爱恋以及丧失这么一位才情并茂的妻子的无限哀伤。

纳兰性德是个痴情的人,已是“生死两茫茫”,阴阳相隔,而他仍割舍不下这份情感,性情中人读来不禁潸然。伤心的纳兰性德明知无法挽同一切,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七个字更是字字皆血泪。卢氏生前,作者沉浸在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中,但他却毫不觉察,只道理应如此,平平常常。

言外之意,蕴含了作者追悔之情。全词情景相生。

由西风、黄叶,生出自己孤单寂寞和思念亡妻之情;继由思念亡妻之情,生出对亡妻在时的生活片断情景的回忆;最后则由两个生活片断,产生出无穷的遗憾。景情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一层紧接一层,虽是平常之景之事,却极其典型,生动地表达了作者沉重的哀伤,故能动人。

二、赏析《望江南·超然台作》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

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首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

“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

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

7.和茶叶有关的诗

在我国数以千计的茶诗、茶词中,各种诗词体裁一应俱全,有五古、七古;有五律、七律、排律;有五绝、六绝、七绝,还有不少在诗海中所见甚少的体裁,在茶诗中同样可以找到。

数千年来,茶成为中华民族的国饮,且与诗结下了不解之缘。茶为诗人所品,被剪裁融铸于诗,古谓咏茶诗、茶诗。

茶有诗更高雅,诗有茶更清新。下面撷取一些咏茶诗妙品,与读者共赏析。

咏茶诗浩如烟海,历朝历代而不衰。唐朝,诗歌创作空前繁荣,杰出诗人辈出,咏茶诗亦妙品迭出。

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有咏茶诗传世。李白的《赠玉泉仙人掌茶》一诗,写得浪漫飘逸,别有韵味。

诗曰:“尝闻玉泉山,山涧多乳窟。仙气白如鹤,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下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描写品茶题诗的乐趣,非同凡响。

诗曰:“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

白居易的咏茶诗多达70多首,最为后人推崇的当是《茶山境会亭欢宴》诗,把文人墨客品茶斗胜的盛况描写得淋漓尽致。诗曰:“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香娥递舞应争妙,紫笋(茶名)齐尝各斗新。”

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吟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青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轻,六碗通神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就是著名的七碗茶诗,道出了飘飘欲仙的感受,生动又传神。

元稹的《一言至七言诗》是一首风格独特的咏茶诗,又称七级浮屠诗,俗称宝塔诗,诗曰:茶香味,嫩芽。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前黄蕊色,碗转典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前岂堪夸。

茶圣陆羽在《茶经》说:“名茶还须好水泡”,遂成千古名句,茶与水密不可分。咏茶诗中对水多有吟咏。

洪希文诗曰:“平生三味试茶功,起看水火自争雄。”文征明诗曰:“竹符调水沙泉活,瓦鼎烧松翠鬣香。”

《红楼梦》中贾宝玉诗曰:“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古人对茶对水都有研究,入诗也妙语连珠。

苏东坡的咏茶诗,说出个美人喻来:“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油膏首面新。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真个是语出惊人,道出了人人心中皆有,人人口中皆无的美好感受,从氤氲之气中品出佳人来了。茶诗一体,人茶一体,妙不可分。

千百年来,还有茶禅一味之说,亦有咏茶诗咏之。诗人陆容的《僧茶诗》曰:“江南风致说僧象,石上清泉竹里茶。

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晕满袈裟。”茶与佛有缘,佛与茶不分,茶佛一体。

古籍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乃解。自此,人们把茶视作养生延年益寿的神草,咏茶诗尤加赞美。

苏轼诗曰:“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茶胜过了灵丹妙药。

范成大诗曰:“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茶盖过了美酒佳酿。

杜来诗曰:“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茶替代了美味佳肴。

陆游诗曰:“嫩白半瓯尝日铸(茶名),硬黄三卷学兰亭。”他有切身体会,一生得益于茶,寿享86岁。

此外,咏茶诗还赞美茶是有品位、有灵性的。韦应物《喜园中茶生》诗曰:“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性灵味,得与幽人言。”郑板桥诗曰:“只和高人入茗杯。”

茶品、人品相提并论,进入了“天人一气,人茶交融”的美妙境界。

三、苏轼关于茶室的诗句

1.关于茶馆的诗句

1.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2.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3.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寒夜》

4.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5.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6.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钱起《与赵莒茶宴》

7.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8.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2.查询苏东坡有关茶的诗词

苏东坡有关茶的诗词有:

1、《浣溪沙》

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2、《月兔茶》

环非环,玦非玦,中有迷离玉兔儿。

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圆还缺缺还圆,此月一缺圆何年。

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

3、《次韵僧潜见赠》

道人胸中水镜清,万象起灭无逃形。

独依古寺种秋菊,要伴骚人餐落英。

人问底处有南北,纷纷鸿雁何曾冥。

闭门坐穴一禅榻,头上岁月空峥嵘。

今年偶出为求法,欲与慧剑加砻硎。

云衲新磨山水出,霜髭不剪儿童惊。

公侯欲识不可得,故知倚市无倾城。

秋风吹梦过淮水,想见橘柚垂空庭。

故人各在天一角,相望落落如晨星。

彭城老守何足顾,枣林桑野相邀迎。

千山不惮荒店远,两脚欲趁飞猱轻。

多生绮语磨不尽,尚有宛转诗人情。

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空阶夜雨自清绝,谁使掩抑啼孤惸。

我欲仙山掇瑶草,倾筐坐叹何时盈。

簿书鞭扑画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

乞取摩尼照浊水,共看落月金盆倾。

4、《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

沐罢巾冠快晚凉,睡馀齿颊带茶香。

舣舟北岸何时渡,晞发东轩未肯忙。

康济此身殊有道,医治外物本无方。

风流二老长还往,顾我归期尚渺茫。

5、《试院煎茶》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従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注:古语云煎水即是煎茶。

3.描写茶馆的诗句有哪些

《夏日湖上》

——唐陆游

乌帽筇枝散客愁,不妨胥史杂沙鸥。

迎风枕簟平欺暑,近水帘栊探借秋。

茶灶远从林下见,钓筒常向月中收。

江湖四十余年梦,岂信人间有蜀州。

《入梅》

——唐陆游

微雨轻云已入梅,石榴萱草一时开。

碑偿宿诺淮僧去,卷录新诗蜀使回。

墨试小螺看斗砚,茶分细乳玩毫杯。

客来莫诮儿嬉事,九陌红尘更可哀!

《初暑》

——唐陆游

槐阴清润麦风凉,一枕闲眠昼漏长。

山鹊喜晴当户语,海桐带露入帘香。

酒缘久病常辞酌,茶为前衔偶得尝。

云北云南动游兴,速呼小竖治轻装。

《闲游》

——唐陆游

江边小市旧经过,岁月真如东逝波。

茶灶酒垆多识面,少留卖药买渔蓑。

《得福州蔡君谟密学书并茶》

——宋梅尧臣

薛老大字留山峰,百尺倒插非人踪。

其下长乐太守书,矫然变怪神渊龙。

薛老谁何果有意,千古乃与奇笔逢。

太守姓出东汉邕,名齐晋魏王与锺。

尺题寄我怜衰翁,刮青茗笼藤缠封。

纸中七十有一字,丹砂铁颗攒芙蓉。

光照陋室恐飞去,锁以漆箧缄重重。

茶开片銙碾叶白,亭午一啜驱昏慵。

颜生枕肱饮瓢水,韩子饭齑居辟雍。

虽穷且老不愧昔,远荷好事纾情悰。

《汲江煎茶》

——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4.苏轼的茶诗名句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汲江煎茶

(北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注释:

①深清:指既深又清的江水。

②贮月:月映水中,一并舀入春瓶,因此说是“贮月”。

③分江:从江中取水,江水为之减了分量,所以说是“分江”。

④雪乳:一作“茶雨”、“茶乳”,指煮茶时汤面上的乳白色浮沫。翻:煮沸时滚动。脚:茶脚。

⑤松风:形容茶水倒出时的声音。苏轼《试院煎茶》:“飕飕欲作松风声。”泻:倒出。

⑥未易:不容易。禁:承受。这一句语意用唐代诗人卢仝《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5.形容茶馆的诗词

古韵悠悠聚茶香,公子才人总擅场。

闲坐久别停一会,就此轩内听一唱。

《听罗讦事话太湖洞庭之景因赋十韵》

年代:宋作者:王禹偁

思纯十日水乡游,归见同年说不休。

湖阔尽疑吞泽国,洞深皆道彻宣州。

杉松自宿千年鹤,橘柚堪轻万户侯。

销夏古湾长积雪,隔帆危柱几经秋。

离离鱼网垂村巷,漠漠茶烟出寺楼。

云叶拥僧迎墨绶,浪花和鹭裹仙舟。

传书往事人难问,链药池空水自流。

明月峰高欺少室,桃花坞好似瀛洲。

许浑有句君应笑,张祜无诗我不愁。

直拟如今抛印去,雨蓑风艇狎群鸥。

1.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2.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3.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寒夜》

4.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5.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6.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钱起《与赵莒茶宴》

7.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8.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6.谁有关于茶社的诗句

夏日湖上陆游乌帽筇枝散客愁,不妨胥史杂沙鸥。

迎风枕簟平欺暑,近水帘栊探借秋。茶灶远从林下见,钓筒常向月中收。

江湖四十余年梦,岂信人间有蜀州。入梅陆游微雨轻云已入梅,石榴萱草一时开。

碑偿宿诺淮僧去,卷录新诗蜀使回。墨试小螺看斗砚,茶分细乳玩毫杯。

客来莫诮儿嬉事,九陌红尘更可哀!初暑陆游槐阴清润麦风凉,一枕闲眠昼漏长。山鹊喜晴当户语,海桐带露入帘香。

酒缘久病常辞酌,茶为前衔偶得尝。云北云南动游兴,速呼小竖治轻装。

闲游陆游江边小市旧经过,岁月真如东逝波。茶灶酒垆多识面,少留卖药买渔蓑。

得福州蔡君谟密学书并茶梅尧臣薛老大字留山峰,百尺倒插非人踪。其下长乐太守书,矫然变怪神渊龙。

薛老谁何果有意,千古乃与奇笔逢。太守姓出东汉邕,名齐晋魏王与锺。

尺题寄我怜衰翁,刮青茗笼藤缠封。纸中七十有一字,丹砂铁颗攒芙蓉。

光照陋室恐飞去,锁以漆箧缄重重。茶开片銙碾叶白,亭午一啜驱昏慵。

颜生枕肱饮瓢水,韩子饭齑居辟雍。虽穷且老不愧昔,远荷好事纾情悰。

汲江煎茶苏轼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古今茶联层出不穷,细读品味,确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下列茶联就是如此: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烟荡俗尘。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活水煮龙团。

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雀舌未经三月雨,龙芽新占一枝春。

翠叶烟腾冰碗碧,绿芽光照玉瓯青。吸烟有害,花钱买病,饮茶有益,醒脑提神。

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圆。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小天地,大场事,让我一席,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

龙井茶香飘宇高,虎跑水溢满寰瀛。四方来客坐一阵无分你我,两头有路喝二杯各自东西。

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清泉烹雀舌;活水煮龙团。

玉盏霞生液;金瓯雪泛花。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竹雨松风蕉叶影,茶烟琴韵读书声。为善读书是安乐法,种竹植茶是明妙心。

一帘春影云拖地,半夜茶声月在天。石鼎煎香俗物尽洗,松涛烹雪诗梦初灵。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山静无音水自喻,茗因有泉味更香。

青山似欲留人住,香茗何妨为客尝。红透夕阳,好趁余辉停马足,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煮沸三江水,同饮五岳茶。虽无扬子江中水,却有蒙山顶上茶。

天下几人闲,问杯茗待谁,消磨半日?洞中一佛大,有池荷招我,来证三生!斗酒恣欢,方向骚人正妙述,杯茶泛碧,庵前过客暂停车。鹿鸣饮宴,迎我佳客,阁下请坐,喝杯清茶。

随手烹茗化白鹤,绿地垂柳钓青钱。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兰芽雀舌今之贵,凤饼龙团古所珍。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得与天下同其乐,不可一日无此君。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圆。

龙团雀舌香自幽谷,鼎彝玉盏灿若烟霞。尘虑一时净,清风两腋生。

凝成云雾顶,瓢出晨露香。春其山中采,香宜竹里煎。

客到座中宜数碗,水是人间第一泉。只缘清香成清趣,全因浓酽有浓情。

摆开八仙桌,招徕十六方。菜在街面摊卖,茶在壶中吐香。

四海咸来不速客,一堂相聚知音人。看水浒想喝大碗酒,读红楼举杯思品茶。

处处通途,何去何从?求两餐,分清邪正,头头是道,谁宾谁主?吃一碗,各自西东。识得此中滋味,觅得无上清凉。

忙什么,吃我这雀舌茶百文一碗,走哪里,听他摆龙门阵再饮三盏。攀桂天高亿八百孤寒到此莫忘修士苦,煎茶地胜看五千文字个中谁是谪仙才。

7.有哪些关于“茶楼”的诗句

1.《临江小泊》

【宋】戴复古

舣舟杨柳下,一笑上茶楼。

适与胡僧遇,非因越女留。

云行山自在,沙合水分流。

独酌临清泚,知心是白鸥。

2.《黄家庄》

【宋】林逋

黄家庄畔一维舟,总是沿流好宿头。

野兴几多寻竹径,风情些小上茶楼。

遥村雨暗鸣寒犊,浅溆沙平下晚鸥。

更有锦帆荒荡事,茫茫随分起诗愁。

3.《入梅》

【宋】陆游

微雨轻云已入梅,石榴萱草一时开。

碑偿宿诺淮僧去,卷录新诗蜀使回。

墨试小螺看斗砚,茶分细乳玩毫杯。

客来莫诮儿嬉事,九陌红尘更可哀!

4.《闲游》

【宋】陆游

江边小市旧经过,岁月真如东逝波。

茶灶酒垆多识面,少留卖药买渔蓑。

5.《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译文:

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看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

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8.苏轼关于茶的诗词有哪些

苏轼十分爱品茶。

作词《浣溪沙》。词云:“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形象地记述了他讨茶解渴的情景;“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次韵僧潜见赠》);“皓色生瓯面,堪称雪见羞;东坡调诗腹,今夜睡应休”(《赠包静安先生茶二首》);“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送刘寺丞赴余姚》),是湖州产的“顾渚紫笋茶”和绍兴产的“日铸雪芽”;“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舟次浮石》).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1] [2]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9.有关茶社的诗词100字左右

1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2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3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

4

山泉煎茶有怀白居易

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皿,寄与爱茶人。

5走笔谢孟谏汉寄新茶卢仝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

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

(由于茶味好,所以在一连吃了七碗,作者细细品味,每饮一碗,便有一种新的感受。到饮七碗时,更觉得两腋清风,飘飘欲仙了。最后想到辛勤采制茶叶的劳动人民,对他们寄予深切的同情:“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诗人认为,劳动人民应得到休息。

由于作者用了优美的诗句来表现对茶的深切感受,于是这首茶诗脍灸人口,历久不衰。后代诗人文士,应为引用,如苏轼的《汲江煎茶》、《试院煎茶》等篇,便都化用顾卢仝的诗句。)

6

一字至七字诗(塔诗)

(一七令)赋茶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乱岂堪夸。

说明:这是一首宝塔诗,茶诗中是少见的,在其他诗中也不多。宝塔诗为一种杂体诗名,原称一字至七字诗,从一句到七字句,或选两句为一韵。后又增至十字句或十五字句,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

这首诗概括地叙述了茶叶的品质,人们对茶叶的喜爱以及人们的饮茶习惯和茶叶的功用。诗的开头,用了香叶、嫩芽四字来说明茶叶的香味和细嫩,接着说诗人和僧侣们对茶的喜爱。然后谈到煎茶之事,十分讲究。

文章下方广告位
小编推荐
    精选文章
      最新留言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